目的:研究牛羊肉源沙門氏菌對15 種抗生素的藥敏性以及對喹諾酮類藥物的相關耐藥基因,更好地了解沙門氏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和傳播途徑,為預防與控制沙門氏菌疾病提供基礎信息。方法:用瓊脂稀釋法測定沙門氏菌的藥敏性,用聚合酶鏈式反應和基因序列測定法確定耐藥沙門氏菌中與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相關的喹諾酮類抗性決定區(qū)基因突變及質(zhì)粒攜帶的耐藥基因。結(jié)果:30 株沙門氏菌中對甲氧芐啶、氯霉素、萘啶酮酸、四環(huán)素、磺胺異甲二唑、鏈霉素、甲氧嘧啶/磺胺異惡唑、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100%、86.7%、66.7%、60.0%、50.0%、33.3%、26.7%、6.7%、6.7%,對環(huán)丙沙星、頭孢曲松、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頭孢西丁、阿米卡星均表現(xiàn)為敏感;qnrB、qnrA、qnrS、aac(6′)-Ib-cr基因的檢出率分別為5.0%、45.0%、0%、5.0%;30 株沙門氏菌發(fā)生gyrA基因突變的菌株數(shù)為14 株,主要突變類型是Ser83Phe,發(fā)生parC基因突變的菌株數(shù)為25 株,主要突變類型是Thr57Ser。結(jié)論:烏魯木齊牛羊肉源沙門氏菌的耐藥情況較為嚴重,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狀況應當予以關注,其耐藥突變基因及質(zhì)粒攜帶的耐藥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導致沙門氏菌耐藥的重要原因。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