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優(yōu)化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的提取工藝,并探討其對急性酒精所致小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水提醇沉法提取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將40 只小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CON)和空白對照+五味子黃芪多糖治療組(CON+SAP)、肝損傷模型組(MOD)、肝損傷模型+五味子黃芪多糖治療組(MOD+SAP)。SAP組小鼠每日灌胃給予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100 mg/kg,CON組和MOD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連續(xù)30 d。末次給藥后1 h,MOD組和MOD+SAP組小鼠灌胃給予50%酒精12 mL/kg,CON組和CON+SAP組灌胃給予同體積蒸餾水。16 h后取血與肝臟,計算各組小鼠的肝臟指數(shù),測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轉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并測定肝組織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微量還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蘇木精-伊紅染色法觀察肝臟病理學變化。結果: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最佳提取工藝為料液比1∶45(g/mL)、提取時間3 h、提取溫度100 ℃;與酒精性肝損傷模型組比較,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可降低小鼠肝臟指數(shù)(P<0.05),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升高肝組織GSH含量(P<0.01),并顯著降低肝組織MDA和TG含量(P<0.05),改善肝臟病理學變化。結論:五味子、黃芪混合多糖對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