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開發(fā)胭脂蟲紅酸的熒光檢測應用,以胭脂蟲紅酸為原料,高碘酸鉀為氧化劑,通過乙醇/水熱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可發(fā)射藍色熒光的氧化胭脂蟲紅酸(oxidized carminic acid,OCA)。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表明OCA結構中含有共軛芳香環(huán)結構和豐富的含氧官能團,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動態(tài)散射光測試表明其平均粒徑約為7.5?nm。光學測試表明,OCA的熒光發(fā)射位于380~620?nm區(qū)間,最大激發(fā)波長為336?nm,最大發(fā)射波長為445?nm;其熒光在pH?1~9的溶液和含有不同陰離子的鹽溶液中穩(wěn)定性良好;紫外-可見光測試顯示其在波長225?nm處有最大吸收峰。OCA對鐵離子(Fe3+)有良好的選擇性,加入Fe3+會導致其熒光強度明顯降低,熒光發(fā)射峰積分面積減小率與Fe3+質(zhì)量濃度在11.2~56.0?mg/L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為2.5?mg/L。應用結果表明,基于OCA作為熒光傳感器的熒光檢測方法用于實際樣品中Fe3+的檢測,樣品回收率在95.3%~110.4%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2.3%~4.6%之間,表明該方法可用于香菇、白菇和杏鮑菇等蘑菇中Fe3+的含量檢測,方法可靠。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