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脫氫乙酸鈉抑制指狀青霉的作用機制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73 發(fā)表時間: 2023-01-03
作者: 譚小麗,龍春燕,李路,陶能國
關鍵詞: 指狀青霉;金柑果實;脫氫乙酸鈉;抑菌機制;細胞膜;線粒體
摘要:

脫氫乙酸鈉(sodium dehydroacetate,SD)可有效抑制指狀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生長,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本實驗通過分析不同質量濃度SD(0(對照)、1/2最小抑菌質量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對P. digitatum菌絲體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壁、細胞膜和線粒體)的影響,研究SD的抑菌機制。結果表明,SD處理菌絲體30 min時已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內(nèi),且在整個處理期間能維持胞內(nèi)較高的SD質量濃度;SD處理的菌絲體細胞壁熒光強度和胞外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與對照無明顯差異;而碘化丙啶染色實驗結果表明,SD引起菌絲體熒光強度顯著增加(P<0.05);此外,SD處理能夠降低菌絲體總脂質含量,并提升胞外pH值,表明SD處理對菌絲體細胞膜造成損傷而未對細胞壁造成損傷。此外,SD處理降低了菌絲體線粒體膜電位和能荷水平,增加了Na+/K+-ATPase活力,干擾了細胞能量代謝。SD對金柑果實綠霉病干預實驗結果表明,SD處理有效抑制了金柑果實綠霉病的發(fā)生,且呈質量濃度依賴效應。綜上,SD可通過破壞P. digitatum菌絲體細胞膜和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發(fā)揮其抑菌活性,從而降低金柑采后綠霉病的發(fā)生。研究結果可為SD應用于金柑采后病害綠色防控提供理論依據(jù)。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乌拉特后旗| 潼关县| 科技| 新密市| 原阳县| 崇阳县| 广西| 汉中市| 永平县| 普定县| 宁河县| 金山区| 临颍县| 随州市| 和平区| 潞西市| 台州市| 金山区| 平安县| 镇坪县| 兖州市| 浮梁县| 牡丹江市| 长阳| 黄石市| 镇赉县| 中江县| 灵石县| 察隅县| 东城区| 昭平县| 呼和浩特市| 剑川县| 阿拉尔市| 慈利县| 富蕴县| 桂阳县| 皋兰县| 民和| 漳州市|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