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粉、魔芋精粉、抗性糊精、玉米淀粉以及左旋肉堿這5 種食品原料據(jù)報道都有減肥功能,但它們對腸道微生物和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以及與腸道菌群相關(guān)的減肥機制的差異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16S rRNA測序檢測肥胖大鼠腸道內(nèi)容物,并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測定糞便中短鏈脂肪酸的含量。結(jié)果顯示:益生菌屬Ruminococcus_2、Coprococcus_2和Ruminiclostridium_5分別在玉米淀粉、香蕉粉和抗性糊精組中富集。Spearman相關(guān)性分析和典型關(guān)聯(lián)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結(jié)果表明,腸道微生物的變化與糖脂代謝相關(guān)的生化參數(shù)密切相關(guān)。以可溶性膳食纖維為主的原料(魔芋粉和抗性糊精)和以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抗性淀粉)為主的原料(香蕉粉和玉米淀粉)對短鏈脂肪酸的產(chǎn)生能力貢獻度相當,均優(yōu)于左旋肉堿。5?種原料增殖腸道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的效果依次為抗性糊精>香蕉粉>玉米淀粉>魔芋精粉,增加短鏈脂肪酸含量的能力依次為香蕉粉>抗性糊精>玉米淀粉>魔芋精粉,而左旋肉堿對腸道菌群和短鏈脂肪酸幾乎沒有什么影響。CCA結(jié)果顯示,糖脂代謝生化指標與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相關(guān)程度為空腹血糖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甘油三酯水平。Spearman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Ruminococcus_2與丁酸含量呈正相關(guān),Escherichia.Shigella與乙酸、丁酸和總短鏈脂肪酸含量呈正相關(guān)。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