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PCR 技術(shù)準(zhǔn)確、快速測定單核細(xì)胞增生李斯特菌(單增李斯特氏菌)分離株的毒力基因,鑒別強(qiáng)毒株和弱毒株或無毒株,以有效地限制李斯特氏菌病的傳播。方法:以單增李斯特氏菌相關(guān)毒力基因(hly、plcB、inlA、inlB、inlC、inlJ、prfA)設(shè)計(jì)引物,檢測重慶市2007 - 2009 年分離的40 株單增李斯特氏菌分離株中的毒力基因攜帶率,并進(jìn)行小鼠毒力實(shí)驗(yàn)。結(jié)果:40 株分離株中有15 株7 種毒力基因檢測結(jié)果均為陽性,6 株hly 基因陰性,4 株plcB 基因陰性,4 株prfA 基因性,5 株inlA、inlB 基因陰性,11 株inlC 基因陰性,9 株inlJ基因陰性,1 株inlA、inlB、inlC、inlJ 基因均為陰性。4 株分離株的毒力與標(biāo)準(zhǔn)菌株ATCC191161E 相當(dāng),小鼠LD50 在1.2 × 108~6.0 × 108CFU/mL 之間,為強(qiáng)毒株。篩選出弱毒株09-132,LD50 為1.7 × 1011CFU/mL。結(jié)論:重慶市存在發(fā)生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潛在危險(xiǎn),內(nèi)化素基因(inlA、inlB、inlC、inlJ)的缺失可能是導(dǎo)致菌株毒力降低的原因,而prfA 和plcB 基因與菌株毒力的相關(guān)性較小。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tái)區(qū)洋橋70號(hào)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hào) 京ICP備14033398號(hà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