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溫度處理的風干牛肉貯藏過程中脂肪變化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40 發(fā)表時間: 2019-09-26
作者: 李宇輝,王俊鋼,劉成江,郭安民,韓冬印
關鍵詞: 風干牛肉|脂肪酸組成|脂肪氧化|貯藏
摘要:

為了研究干燥溫度對風干牛肉貯藏過程中脂肪酸組成的變化規(guī)律,選取新疆褐牛后腿肉為研究對象,經(jīng)腌制后分別進行20 ℃ 48 h、40 ℃ 20 h、50 ℃ 12 h、60 ℃ 8 h的風干處理,冷卻后置于4 ℃冰箱貯藏,分別在第0、15、30天和第60天取樣,檢測其pH值、過氧化值、酸價、硫代巴比妥酸反應底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rate,TBARS)值、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組成變化。結(jié)果表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pH值先降低后略微升高(P>0.05);處理溫度對脂肪含量影響顯著(P<0.05),而貯藏時間對脂肪含量影響不顯著(P>0.05);相同溫度處理的樣品過氧化值、酸價和TBARS值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呈增加的趨勢;處理溫度對風干牛肉中肌內(nèi)脂肪酸組成、甘油三酯和磷脂相對含量影響也不明顯,但對游離脂肪酸含量影響較明顯,且溫度越高,游離脂肪酸相對含量越高;與20 ℃處理組相比,60 ℃處理組樣品中游離脂肪酸相對含量在0、15、30、60 d分別增加了0.84%、1.82%、1.45%、1.14%;50、60 ℃處理組的樣品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磷脂脂肪酸中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相對含量降低,游離脂肪酸中的PUFA相對含量增加。本實驗結(jié)果可為闡明不同溫度影響風干牛肉加工過程中風味形成的原因提供一定參考。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车致| 古交市| 菏泽市| 大洼县| 涟源市| 新蔡县| 稷山县| 独山县| 阜南县| 宁德市| 鹤壁市| 礼泉县| 韶关市| 曲水县| 临泽县| 竹山县| 徐水县| 仁布县| 铜鼓县| 保定市| 乌兰县| 周至县| 桦甸市| 宝坻区| 区。| 阿荣旗| 黄平县| 驻马店市| 瑞丽市| 金华市| 孝义市| 从江县| 介休市| 遂溪县| 宜兰县| 敦化市| 新丰县| 岳阳县| 大邑县| 香港 |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