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烹飪方式對凡納濱對蝦(Penaeus vannamei)脂質及揮發(fā)性物質的影響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220 發(fā)表時間: 2023-05-16
作者: 王善宇,趙玲,孫慧慧,劉淇,曹榮,薛勇
關鍵詞: 凡納濱對蝦;烹飪方式;脂質;揮發(fā)性物質;風味
摘要:

為探究風味差異的形成機制,以凡納濱對蝦為研究對象,研究蒸制和微波加熱2 種烹飪方式對脂質組成、脂質氧化水解程度及揮發(fā)性物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凡納濱對蝦在烹飪后總脂和脂質組成(磷脂、甘油三脂及游離脂肪酸)含量均顯著降低(P<0.05)。蒸制和微波加熱的對蝦,其脂質組成也有所差別,與蒸制相比,微波加熱蝦肉中的磷脂含量偏高,而游離脂肪酸含量偏低。鮮蝦烹飪后飽和脂肪酸含量顯著下降,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顯著上升(P<0.05),可能與磷脂的水解有關。蒸制和微波加熱加速了脂質的氧化水解,酸價和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值均顯著升高(P<0.05)。電子鼻分析結果顯示鮮蝦、蒸制和微波加熱蝦肉的氣味特征有明顯不同,且微波加熱氣味變化更大。采用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從蝦肉中分離鑒定出25 種揮發(fā)性物質,其中2,3-戊二酮、2-丁酮、2-甲基丁醛、己醛、1-辛烯-3-酮和戊醛等是熟蝦肉主要的風味物質,且在微波加熱的樣品中含量更高。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脂質的氧化水解對風味形成有重要貢獻,游離脂肪酸中的C14:0、C15:0、C16:1、C18:1n9c、C18:2n6c、C18:3n3與蝦肉特征氣味形成密切相關。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孙吴县| 曲水县| 凤庆县| 崇文区| 巴彦淖尔市| 阳新县| 吴堡县| 江津市| 焦作市| 彭泽县| 留坝县| 长海县| 天长市| 会泽县| 苍溪县| 闽清县| 凤翔县| 邢台县| 栾城县| 鲁甸县| 龙游县| 来宾市| 韶关市| 屯门区| 章丘市| 张北县| 宣武区| 高要市| 卢氏县| 凤阳县| 丰顺县| 襄汾县| 房山区| 栾城县| 红河县| 余姚市| 唐河县| 定南县| 深水埗区| 台州市|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