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50種植物源化合物對阪崎克羅諾腸桿菌的抑菌活性評價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142 發(fā)表時間: 2019-09-26
作者: 石 超,陳怡飛,賈振宇,孫 怡,郭 都,楊保偉,楊 華,夏效東
關(guān)鍵詞: 阪崎克羅諾腸桿菌|植物源化合物|抑菌圈|最小抑菌濃度
摘要:

阪崎克羅諾腸桿菌(Cronobacter sakazkaii)是一種食源性條件致病菌,它能夠引起菌血癥、壞死性小腸 結(jié)腸炎和新生兒腦膜炎等多種疾病。本研究選取50 種植物源化合物,檢測其在含C. sakazkaii培養(yǎng)基中抑菌圈直徑 及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旨在評價植物源化合物對C. sakazakii的抑菌作用并篩 查優(yōu)選高效抑菌劑。結(jié)果表明:使C. sakazakii ATCC 29544培養(yǎng)基產(chǎn)生可見抑菌圈的植物源化合物有40 種,其中 7 種(香芹酚、百里醌、百里酚、肉桂醛、檸檬醛、原兒茶醛和原兒茶酸)的抑菌圈平均直徑不小于13 mm;在本 研究選取的50 種植物源化合物中,百里酚和香芹酚對C. sakazakii有著最強(qiáng)的抑制作用,對9 株C. sakazkaii的MIC均 為0.1~0.2 mg/mL;百里醌、肉桂醛、檸檬醛和原兒茶醛對C. sakazkaii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對C. sakazkaii的MIC為 0.30~1.25 mg/mL;阿魏酸、綠原酸、丁香酸、硫辛酸、原兒茶酸、表兒茶素、咖啡酸、丹皮酚和菊苣酸的MIC為 2.50~5.00 mg/mL。以上結(jié)果表明,部分植物源化合物對C. sakazakii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潛力作為天然抑菌劑應(yīng) 用于食品加工、流通、貯藏過程中,從而發(fā)揮其控制C. sakazakii的作用。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临清市| 洛宁县| 芜湖市| 浪卡子县| 平凉市| 鹤庆县| 全椒县| 斗六市| 铅山县| 洮南市| 南溪县| 和顺县| 平昌县| 桃园市| 马公市| 汉中市| 玛沁县| 阜康市| 嘉黎县| 彝良县| 惠来县| 安陆市| 东乡县| 遂川县| 绍兴县| 吕梁市| 囊谦县| 滕州市| 武定县| 济南市| 林芝县| 顺昌县| 宕昌县| 蒙阴县| 海兴县| 海门市| 会东县| 闻喜县| 泗洪县| 沧州市|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