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06-2015年我國保健食品原料、功效成分(或標(biāo)志性成分)的使用和分布,以及功能聲稱的分布、多樣性和聚集性,為保健食品研發(fā)提供基礎(chǔ)數(shù)據(jù)。方法:利用回顧性調(diào)查方法,系統(tǒng)調(diào)查分析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wǎng)站中2006-2015年各年度已注冊保健食品信息,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2006-2015年期間注冊審批的國產(chǎn)保健食品共計7 882 個。2011-2015年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增加骨密度、緩解視疲勞等功能聲稱所占比率均顯著增高(P<0.05),緩解體力疲勞、輔助降血糖、祛黃褐斑等功能聲稱所占比率均顯著降低(P<0.05)。2011-2015年枸杞子、黃芪、人參、茯苓、決明子等的使用頻率顯著降低(P<0.05),而膠原蛋白、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輔酶Q10等原料的使用頻率均顯著增高(P<0.05);2006-2015年總皂苷、總黃酮及總多糖作為功效成分的使用頻率最高;VE、吡啶甲酸鉻、氨基酸總量及10-羥基-2-癸烯酸作為功效成分的頻率顯著降低(P<0.05),而蛋白質(zhì)、鈣、氨基葡萄糖、花青素或原花青素、腺苷、輔酶Q10等成分的使用頻率顯著增高(P<0.05)。結(jié)論:2006-2015年國產(chǎn)保健食品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但產(chǎn)品原料和功能聲稱選擇比較集中。有些保健食品的原料、功效成分與其功能聲稱的吻合度差,亟待增加相關(guān)的保健食品功能聲稱。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