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泡菜蔬菜原料--新鮮燈籠辣椒為對(duì)象,分析其表面附生乳酸菌Enterococcus mundtii(5 株)、Enterococcus faecalis(2 株)、Enterococcus hirae(5 株)、Lactococcus lactis(7 株)、Leuconostocmesenteroides(2 株)、Leuconostoc holzapfelii(3 株)和Weissella cibaria(79 株)對(duì)青霉素(penicillin,PEN)、紅霉素(erythromycin,ERY)、四環(huán)素(tetracycline,TET)、鏈霉素(streptomycin,STR)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的抗生素耐藥性和耐藥基因分布,為制定合理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研究表明:所有分離菌株均無(wú)PEN和ERY耐藥性,其他種屬部分菌株對(duì)TET、STR和CHL表現(xiàn)出單一、二重或三重耐藥性。除E. hirae、E. faecalis和L. holzapfelii部分菌株對(duì)STR表現(xiàn)出單一耐藥性外,所有L. mesenteroide菌株只表現(xiàn)出了STR單一耐藥性;STR和TET、STR和CHL二重耐藥菌株在E. faecalis、E. hirae、L. lactis和W. cibaria分離菌株中都有發(fā)現(xiàn),但是STR、TET、CHL三重耐藥菌株僅在W. cibaria中發(fā)現(xiàn)。聚合酶鏈?zhǔn)椒磻?yīng)檢測(cè)發(fā)現(xiàn):除基因norA、sepA、tet(A)、tet(O)和aac(6’)-aph(2’)未被檢出外,其他耐藥菌株都有相應(yīng)1 個(gè)或多個(gè)耐藥基因被檢出。多重耐藥外排泵基因efrA、tolC、norC、sugE和mdfA較核糖體蛋白質(zhì)保護(hù)和酶修飾基因檢出率高,分別達(dá)到了49%、41%、48%、41%和47%。雖然辣椒表面附生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藥基因在四川泡菜發(fā)酵過(guò)程中的擴(kuò)散行為需要進(jìn)一步研究,但根據(jù)食品加工過(guò)程安全規(guī)范標(biāo)準(zhǔn),也應(yīng)關(guān)注其表面附生的乳酸菌抗生素耐藥性存在的潛在食品安全問(wèn)題。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huà):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tái)區(qū)洋橋70號(hào)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guó)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hào) 京ICP備14033398號(hào)-2